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大迁徙
起 源 地
重庆巴南徐氏与全球、全国徐氏同属炎黄子孙、华夏后裔,都以若木公为得姓启祖。徐氏启祖的上溯先祖为黄帝—昌意—颛顼—大临—岩—大业—伯益,黄帝传少昊—颛顼—帝喾—姬挚—尧—舜等7帝,到夏朝禹王、启王,念伯益助禹治水执政有功,于公元前 2089年封其次子若木于徐地建徐国,并赐徐姓。徐国历 44 代国君,从公元前 1616 年经夏、商、周(春秋战国)至徐诞(偃王),达到统辖山东、江苏、安徽交界处 38 县之鼎盛时期,于公元前 512 年为吴所灭。而徐国、徐氏、徐州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徐氏从若木至今,已有近 4200 年悠久历史,徐姓人最早生活在古邳、潼及周边,即今安徽泗县、江苏泗洪、徐州,后扩至凤阳。西周穆王时,因国君徐偃王率领东夷诸国作乱,被穆王打败,徐姓族人,便开始向外迁徙。
先秦时期
徐偃王被穆王打败弃国出走,数以万计的徐人跟随他躲进彭城(今徐州)一带的深山中,即从今江苏泗洪县一带北迁至今江苏徐州。也正是在这一时期,徐国陆续分衍出群舒诸小国,有舒、舒庸、舒蓼、舒鸠、舒龙、舒鲍、舒龚等。徐旭生在《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》一书中说:“群舒就是群徐。别都离开它们的宗邦,还带着旧日的名字;住在蓼地的就叫舒蓼,也就是徐蓼;住在庸地的就叫作舒庸,也就是徐庸。这一群带舒名的小部落全是从徐方分出来的支部。离开宗邦的时候稍久,所用的字体也许小有不同,由不同的字体记出,群徐就变成了群舒。这些部落也各有君长,但是全奉徐为上国。”与徐偃王北上徐州相反,群舒诸小国从故国分出来后,由今江苏泗洪县和安徽泗县一带南下,在今长江北岸的舒城县、庐江县、巢县一带定居下来,后来他们又分别被楚国灭掉,形成舒氏、舒子氏、舒蓼氏、舒鲍氏、舒鸠氏等姓氏。
今淮河北岸的安徽泗县和江苏泗洪县是徐人的祖居地。在徐国灭亡之前,徐人以其祖居地为中心,在长江以北不断地南北迁移。大致以淮河为中轴线,向北到达江苏徐州乃至山东曲阜,向南到达安徽舒城县、庐江县、巢县一带,主要分布于淮河中下游流域,局限于黄河以南、长江以北的东部沿海地区,包括今安徽东北部、江苏西北部和山东南部一带。
徐国灭亡后,其遗民分迁多处:一支徐国遗民向北,再一次迁入山东地区,在那里繁衍发展之后,又逐渐向西迁移,进人今天的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地区。《春秋左传》中所见的徐姓人有昭公23年的邾臣徐钮和僖公,17 年的刘妃徐赢,邾国和齐国都在今山东地区。战国时期鲁仲连的老师徐劫、孟子的弟子徐辟、东海贫妇徐吾、著名的美男子徐公,都是齐国人,这说明先秦时期今天的山东地区是徐人的主要分布区。而《庄子》一书所載的徐无鬼,是战国时的一个隐士,曾是魏国缗山人。《战国策·燕策》所载的徐子为宋外黄人,善制利刃的徐夫人为赵国人。魏国、宋国在今河南省,赵国在山西、河北省,这正是徐人由东部沿海向西迁移明证。南朝齐王险所撰《姓谱》载有徐姓五个较早的郡望,东海、高平、东莞、琅琊、濮阳,其中前四个均在山东,最后一个在河南,这与先秦时期徐姓的迁徙不无关系。又据《新唐书·率相世系表》载,章禹的13世孙徐诜,曾做过秦庄襄王的宰相,庄裹王是秦始皇的父亲,这说明最迟在战国末年,徐姓人已西迁到陕西关中地区。以后徐姓十大郡望之一的新丰郡与此便有一定的关系。
一支遗民随徐君章禹来到楚国,定居在今江西西部的余干、高安、临江一带,即今天的信江流域,汉代在这里设立了余干县。
徐国故地被吴国吞并后,有一部分徐人留在故土,成了吴国的臣民,有的还做了吴国的显官,如据《左传〉所载,吴国曾派大夫徐承率舟师从海上袭击齐国。这里的徐承便是徐国的遗民。
一支遗民南下到余水 (古称涂水,今滁县的滁河一带),并在此定居下来,隋代在这里设立了滁县。一支遗民向南迁徙,第一次渡过长江,定居在余杭山一带。秦代在这里设立了余杭县(今浙江杭州)。这一支徐人到了唐代己在这里形成了一个著名的郡望:浙江于潜县大姓徐氏。
一支遗民继续南迁,一直到达我国的东南部地区,发展成为今天的少数民族畲(she)族,也称畲民、畲客或佘民。徐和畲古音相近。另据《路史》记载,钟离氏是徐人的支族,后代称钟氏,畲族中有少钟姓,大概就是徐族支族钟离氏的后商。
秦汉时期
先秦时期徐姓人虽然也向西迁居于今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陕西地区,并第一次渡过长江向南发展,但其主要分布区域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,集中于淮河中下游流域,特别是淮河以北地区,包括现在的山东南部、安徽北部、江苏北部一带,秦汉时期徐姓人正是在这一区域初步发展并不断向四方播迁的。徐被吴灭亡之后,徐子章禹的13世孙徐诜西迁至关中,当了秦庄襄王的率相。秦始皇时的徐福也正是从徐姓的祖居地鲁南、苏北沿海一带东渡日本,远播海外的。
秦汉时期的徐姓名人尤以今山东地区最为众多,如秦朝为秦始皇东渡日本求长生不老药的徐福,西汉的祝兹侯徐历、东莞侯徐费、涿郡太守徐明、礼官大夫徐生、精通徐氏之学的徐良,还有徐房、徐勃、徐伯、徐宣,东汉的徐业、徐岳等都是山东人,这为徐姓后世众多的山东都望,诸如东莞、琅琊、高平、瑕邱等的形成奠定子基础。 此外,东汉的徐防为安徽濉溪人,徐璜为江苏睢宁人,徐谬为江苏扬州人,徐栩为新江嘉兴人,徐稚为江西南昌人。
这一时期也有一部分徐姓人从东部沿海西迁至关中地区,如秦人徐说,西汉虢(今陕西宝鸡)人徐敖、东汉平陵(今陕西咸阳西北)人徐干等。因秦汉时期的政治中心在关中,一部分徐姓人为了做官西迁关中。另外,秦汉两代都曾大迁山东的豪富到长安周国,如东汉琅琊 (今山东胶南)人徐业成了扶风(今陕西凤翔)大儒,正是这种迁移的明证。由于后世徐姓人不断向关中迁移,于是形成了徐姓十大那望之一的新丰郡。此外,一这时期徐姓人还有播迁于今天津、甘肃、广西、福建者。
这一时期,徐姓人向外播迁的主要原因是纷繁不息的战乱。三国时期,蜀、昊之间的交争。西晋末年,历时十六年的西晋皇族争夺政权的“八王之乱”刚刚结束,又发生了由匈奴贵族刘渊、刘聪父子掀起的“永嘉之乱”,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,各族人民纷纷起义,北方匈奴奴、鲜卑、羯氏、羌5个少数民族贵族趁机起兵,夺取政权,先后建立了十六国政权,并不断南侵,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“五胡乱华”,迫使北方人民纷纷南迁,以躲避战乱。 这次迁徙持续时间长,迁徙规模大,范围广,形成三大支流。
一部分居于今陕西、甘肃、山西的人民,当时被称为"秦雍流人”,他们辗转迁徙,沿汉水流域顺流而下,渡过长江到达洞庭湖地区,最远的沿湘水逆流而上,到达桂林,沿西江移人广东的中部或西部。
一部分居于今河南、河北的人民,被称为“司豫流人”,他们沿汝水而下,渡过长江后,迁于江西的鄱阳湖地区,或沿长文江顺流而下,到达安微、江苏的中部,或西沿赣江逆流而上,到达广东、江西、福建三省交界地带。
一部分居于今山东、江苏、安徹的人民,被称为“青徐流人”他们也辗转迁徙,沿淮水而下,越过长江后分布于太湖地区,更远的则到达浙江、福建沿海一带。东晋以至南朝宋、齐、梁、陈政权的上层人物多出于这一支移民。
徐姓人也加人了这三支迁移大军之中,尤以第三支所谓“青徐流人”中的徐姓人为最多。如三国魏东莞(今山东诸城县)人徐奕、广宁海西(今河北涿州)人徐宣都曾避难江燕,三国吴徐盛原为現琊人,后避居吴地,成了吴国的名将;晋水嘉之乱时,东莞姑幕(今山东诸城县)人徐澄之与同乡人减琨率本家子弟和乡里族众一千多家南渡长江,定居于京口(今江苏镇江市),成为当地望族;梁朝的徐文盛本是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,他和父亲徐庆率领宗族一千多人波江南下,做了梁朝的高官;北魏徐謇本是东莞人,后来南迁并定居丹阳(今江苏南京)。
隋唐五代时期
这一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仍依中在黄河流域,历次战乱也因此多发生在这一地区,而南方相对比较安定,大多又是未被开发的荒芜之地,这便成为徐姓南迁的原因和条件。这一时期的徐姓南迁可分为三次,第一次发生在隋未唐初,在隋末政权更替过程中,各种势力交争,北方人民为避战乱而被迫南迁,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徐姓人。特别是唐初高宗总章二年(669),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,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"蛮獠啸乱”,因寡不敌众,退守九龙山。朝廷又派陈政的哥哥陈繁、陈敷率领五十八姓军校前往增援。后在陈政之子陈元光的领导下平定了叛乱,随陈氏父子人国的中原将士两次共六十四姓、七千余人,他们全落籍于福建,这六十四姓中便有徐姓。
徐姓人的第二次南迁发生在“安史之乱"期间。唐玄宗天宝十四年(755),平卢、范阳、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,攻下了洛阳、长安,并派其部将史思明占领了河北十三郡。“安史之乱’历时八年,使中原地区的广大人民饱受战乱蹂躏,死于战乱和大批南迁的众人使中原人口税减。中原不少徐姓人也在这些动乱中被迫迁居南方。
徐姓人的第三次南迁发生在唐末黄巢起义期间。黄巢起义规模巨大,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,他们强渡淮河、长江,经江西、浙西,进抵浙东,开山路七白里,政克福建渚州那。王霸二年 (879)进人岭南,攻克了广州,队伍发展到百万之众。然后起义军又北伐,经过湖南、湖北向北攻克洛阳后,接着西取长安。黄巢起义历时十多年,转战南北,不少徐姓人跟随起义大军来到南方,一部分便在当地落籍。
宋元明清时期
北宋情康元年(1126)十一月,金兵攻占开封,携走徽、钦二帝,史称~靖康之难”。二年,宋室南迁,建都临安(今浙江杭州),这次迁徙,规模庞大,一批徐姓人也随之由江-北迁居江南。在宋、元、明、清朝代更替的战乱时期,徐姓人又从江浙一带继续南迁至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台湾等地。元末明初、 明末清初,前后两次“湖广填四川”,徐人在其中。湖广填四川,连续四百年。
元至正十一年(1351)八月,徐寿辉与彭玉,邻普胜等在薪州路、黄州路(今湖北黄冈地区南半部) 起义,称红巾军;十月,徐寿辉在薪水(今湖北浠水)称帝。布王三、孟海马起兵于襄阳(今襄樊市)汉水一带,称北锁,南锁红军。红巾军的起义与元兵的镇压波及今湖北大部地区,战争激而残酷,在一些反复夺取地方尤其如此,迫使百姓纷纷外逃避祸。但元兵从北南两路压来,下游的今安徽,江西也是红巾等起义军与元兵的战场,只有西迁比较安全,所以大批逃民迁往四川。
至正十五年(1355),徐寿辉军势大振,至次年正月迁都汉阳,据有今湖北大部。至正十七年(1357),徐寿辉的部将明玉珍率部西征,湖江而上,当年十二月攻克重庆。至正十八年(1357) 政下成都,占有今四川省的大部分。明玉珍是随州人,他的部属也大多是湖北人,有很多从湖北迁人四川。至正二十年,陈友谅杀徐寿辉后自立称帝,明玉珍不服,也与陈氏断绝关系,自称陇蜀王。至正二十二年称帝,国号夏。一些反对陈友谅的徐寿辉旧部入川投奔明氏政权。由于明氏政权在四川轻徭薄赋,保境安民,又吸引了大批湖北人迁入。
至正二十三年(1363),朱元璋攻灭陈友谅,次年据有湖北,由于陈友谅曾多次对朱元璋造成严重威胁,朱元璋十分痛恨,对当地人的杀戮相当严重,至今还在民间留下不少恐怖的传说,加上明在湖北大规模"垛军”(强征百姓为军户),甚至见人就抓,所以明氏政权统治的四川更成为难民的乐士,百姓继续逃往四川。明洪武四年(1371),元朝政权亡。朱元璋命诸将所率军队就地驻守,又有部分湖北籍兵士定居四川。按照明朝的制度,他们的家属都应随迁。明氏旧部被收编后,后都就地安置,由于四川人口稀少,登记到的户籍仅八万多户,实际人口也满百万,洪武年间曾多次组织移民迁人,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也来自湖北。明初以后,仍有湖北人陆续迁往,四川,从现在的地方志,族谱和其他史料看,明朝的湖北移民遍布四川各地,连川西汉彝杂居地区有他们的踪迹。今湖北省长江以北部分,元代属河南北行省,明代属湖广布政使司(俗称行省或省),简称湖广。湖广还包括今湖南省,但元末明初迁人四川的移民主要来自湖广的北部,即今湖北。
明清之际,四川再次遭受严重破坏,人口损耗殆尽,从清初开始,又有大批外来移民迁人四川。其中大部分也来自湖广,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湖广填四川”,这次这次移民中也有湖南人,但更多的还是湖北人,包括以往从江西迁人湖北的移民后裔。所以,人们在~湖广填四川前面,往往会加上一句“江西填湖广”,虽然“湖广填四川”的说法到明清才形成,但这一事实出现在前 300年的元未明初,并一直持续到请朝中期,可以说是一场历时 400多年的移民运动,迁出地和迁人地都如此集中,在移民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。